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 >职工作品 >

工作周年记

来源:罗晓华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5日  浏览次数: 3014

打印

 

      暮然回首,发现自己入职已近一年,一年的时光,轻轻地走了,没带走什么,却给了我留下了不菲的收获和满满的回忆。

       一年前的今天,初踏职场,心境是复杂和矛盾的,很开心、庆幸自己有了一毛用武之地,却又担心着自己无法胜任自己的岗位。再回想,其实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做好每一件事情,又有什么事不会做的呢,如同求学时期自己坚信的一个信念“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这入职的一年时光里,让一个初出象牙塔的我成长了很多,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首先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进藏,现在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西藏本是一片净土,多少人向往的天堂,也常常听言,西藏是地质学者们最向往的地方,也是培育地质学家的摇篮。地质出身的我,心中对青藏高原、雅鲁藏布缝合带更是充满着无尽的憧憬,进藏前一晚,居然兴奋得难以入眠。我是如此荣幸能有机会进藏学习实践,感激单位领导给予这次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到藏后,休息了五日,状态良好,便跟随我们其中一个项目组(温区项目组)的高原英雄们上山野外填图了。看着我们的车沿着蜿蜒、崎岖、陡峭的山路缓慢向上行驶,其实我心里一直在咚咚打鼓,心想“这样的路,好危险,也太考验我们司机的驾驶水平了吧”。殊不知,他们每天都要在这样的山路上颠簸近两个小时,早已习惯。车窗外,时不时出现几头牦牛,偶尔能见到几只旱獭、一群野鸡,窗外的风景慢慢地缓解了我的紧张感。我发现每一头牦牛都有自己特定颜色的“耳钉”,那是主人们给它们做的记号,在我看来,漂亮极了,像我们现代时尚界流行的“流苏”耳钉。经过两个小时左右车程,我们抵达了下车地点,一下车海拔便在5200m左右。下了车开始行走,我们分三个小组,我跟了队长张凯一组,开始填图。走了一会,感觉不太对劲了,有点头晕晕的,就像小时候晕车的感觉,于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他们的步伐。当他们知道我有点高原反应时,都停下了脚步等我。其实我心里很惭愧,心想 “怎能拖大部队的后腿呢”。于是硬撑着说“没事呢,就一点点头晕,还能走,就是稍微慢了点”,便缓慢地向前行走,有些上坡,甚至启用双手开始爬行。我们队长和队员小施一直在我身后,一直鼓励我,陪着边走边休息,虽高山上有点冷,但心里是极温暖。到了第一个地质点,突然一阵阵寒风伴随着大雨和冰雹袭来,我们快速穿上一次性雨衣,便继续工作。随后海拔逐渐降低,头晕等不适也已散去,路途时遇悬崖绝壁,时而布满荆棘,我们还是愉快地完成整条地质路线。到傍晚七点多,走到我们车前,我发现其他两组成员已等候多时了,瞬间脸刷红,很不好意思地向所有队员和司机华仔道歉。回到驻地已是八点多九点了,害大家和我一起挨饿,深表愧疚。这就是我第一天的野外填图实践,身体虽疲惫,但内心是轻松愉悦的。入职前也和导师出过不少野外,去过山西、内蒙、秦皇岛等地,但我发现今天出的“野外”和以前的“野外”相差甚远,我这才真切地体会到了真正的地质工作者们的辛劳与不易,尤其是高原的地质工作者。在此,我向我们二勘院的每一位一线地质工作者,尤其是高原上的地质工作者们致敬!随后的日子里,我逐渐适应了高原工作,也协同执行了温区的野外填图工作,参加项目组努日钻孔的编录和布样等工作。

      进藏第二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跟随黄院长和走滑科研项目组成员赴海拔达5400米以上的西藏罗布莎-香卡山-康金拉矿区。一到矿区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灰绿色的蛇纹石化的超基性岩体,我的心里激起了一阵波澜,回想曾经在内蒙古西拉木伦缝合带周围寻找很久,只见到一点点深部的超基性岩时的情景,产生了极大的反差。同时脑海中也翻滚着自己所知的浅薄的理论,想象着这片超基性岩的形成过程。在现场,黄院长认真仔细的观察、讲解和画素描图,让我看到了我那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硕士导师杨明慧教授的影子,你们都是我的良师,你们认真、仔细、严谨、敬业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将是我一生的学习榜样。

       在西藏期间,还同小苏、山哥和大师们去了雪莎项目组的驻地,从山南到雪莎的路途,汽车车程大约四个半小时。一路上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地质景观都美不胜收。第一次看到出露如此完美的叠加尖棱褶皱,可以想象这里构造现象何等复杂有趣,不过这里的山陡峻、切割深,做起工作来,也定是困难重重。

在西藏短暂的两个月零十九天里,我的真的受益匪浅,在此再次感谢单位领导给了我进藏实践学习的机会。

     离开西藏回来后,先后参加了中调局西南项目办组织的项目运行监管系统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以及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举办的岩矿鉴定培训班。每一次的培训都受益颇丰,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面前,供我享受。尤其是在吉林大学为期二十天的岩矿鉴定综合培训,由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精英教师团队从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火成岩鉴定、沉积岩鉴定、变质岩鉴定和金属矿鉴定这几个方面做了精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有些知识点,自学看了好几遍也不及老师讲一遍理解吸收得到位,深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通过各种技术培训,我的专业技能得以大大地提高,再次感谢单位领导给予的学习机会,我定将不负众望,尽职尽责地做好我手中的每一件事。

     在这入职的一年里,我从入职时的盲目、忐忑不安、手足无措到现在明确并有把握胜任自己岗位后的从容不迫。虽然目前工作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的疑问和困惑,但经过查阅,思考,请教领导、同事、同行朋友,也能慢慢解开疑团。每一次解开疑团都是一次小小的进步,我坚信在工作中只要不断学习总结,定能不断进步。多做事,少说话;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心怀无限感恩,庆幸自己能成为我们第二地勘院中的一员,感谢领导的培养,同事的关照,希望自己今后能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尽职尽责地发挥自己那份微弱的光芒,为我们第二地勘院尽一份绵薄之力,也祝福我们第二地勘院能再创辉煌。